邓时海:关于普洱茶包装的省思

邓时海:关于普洱茶包装的省思

89阅读 2020-12-03 01:34 人物

普洱茶是生命的艺术,这是指有足够条件的普洱茶茶品在仓储陈化的过程,我们陪伴着它一起成长,一起品味它的转化过程,从不断品饮与体悟人生的真谛中感受而领悟普洱茶陈化的生命历程。 普洱茶另一种在形式艺术上的美,是它的“包装”。

传统的普洱茶产品,其于包装上具备了无外包装纸、竹箬筒包与竹篓件包等特色。观诸“号字级”的老茶陈品中,无一例外,是每一片(饼)茶品上看不到如现代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外包装纸。

如果是圆饼茶品(如福元昌、同庆、宋聘等),则是七饼为一个单位,再用几片笋壳(所谓竹箬)包扎,再以竹心篾条(所谓竹篾)编成竹绳捆绑,两片茶饼捆绕一圈,也就形成“一筒” 茶品,筒身外横绕六圈,再竖结一条竹篾索以固定。再以十二筒为单位,用细长条竹片编织而成的竹篓装放,所谓 “一支(一大件)”。换言之,一大件普 洱茶茶品有十二筒,一筒有七饼。

更简略地说,一大件也即有八十四饼圆茶。 如此包扎与装篓,全体自然的植物之美,随着仓储陈化的岁月流逝,显示其沧桑古老而弥坚之艺术氛围。善用大自然循环的笋壳竹绳,彰显出中华文化俭朴起家的民族之美。 更可玩味儿的是,每饼茶品附上一小张代表自己茶号茶庄“有防假冒特印为记”的纸条,所谓“内飞”:一筒包装之内还附上一张较大的所谓“大票” 纸张,以说明自己茶品其茶菁来源与采用怎样季节的茶菁等等信息。

“茶须筑实。仍用厚箬填紧。瓮口再加以箬,以真皮纸包之。”【明代 许次纾(1549-1604)《茶疏》】。这种传统包装的制作工艺,除了运输过程的除湿功能,还有助于普洱茶在仓储陈 化过程中祛除湿气与过滤杂味,以确保茶品清淳。而且长时间被竹箬包裹着的茶叶,在冲时还会散发出淡淡的竹香,增加品饮时的迷人风味。

需要交待的是,传统圆茶饼,一 饼重量10两,也即375克。传统制作,普洱茶品多以10两重为一饼的圆饼为尚。还有圆饼之外的如“可以兴茶砖”,也是斤两十足的10两重茶品, 它也是无外包纸,四砖一单位,也是用竹箬包装,称“一封”,或“一札”。

当然,更有特殊点的如“鼎兴紧茶”与“勐景紧茶”,每粒牛心无外包纸,附一内飞,六粒一单位,依然竹箬包装,是为“一条”。

可惜的是,现代的新晋普洱茶茶 品,唯恐分量不足,唯恐不足以吸引消费者,或标新立异,除了包装纸上的 图案设计与颜料印刷纷纭,光彩夺目,美轮美奂,高贵华丽。

过度包装的结果是,让人眼乱目眩外,于重量上也千奇百怪:就圆茶饼而言,100公克有之,250公克有之,350公克有之,400公克 有之,500公克有之,1000公克更有之,2公斤更不必说了……重量如此,紧压后的形制形状更不在话下了。

包装纸质量如何不谈,不如传统,若是有纸装的,也是手工制作的米浆纸张。现在就不详原料也不详质量了。

至于包扎与装箱,曾几何时不见竹箬竹篾竹篓,乃浸泡过沥青的麻绳有之,塑料绳有之。装箱上,四饼一装箱的有之,七片一布袋的有之,六筒一纸箱的有之。

以麻绳塑料绳代替了竹篾,以木料或塑化箱盒更换了竹箬筒装,以牛皮纸箱取用了竹篓。尤其是沥青麻绳、牛皮纸箱,都是杂味秽气的根源,可严重影响普洱茶的茶香。

五色令人目盲,包装花样多,颜色鲜艳夺目,不代表茶品具备优良质量,甚至过度地追求包装变化,只会让 消费者无所适从,本来要吸睛的,结果适得其反,矫枉过正,让消费者无从下手。

其实,只要质量优良,具备了之前所言的普洱韵,以及炒青、晒青的制作工艺,则包装上简单明了朴素无华,加上自然除湿消臭器——笋壳的包装,即足矣!再加上热闹群囤聚气无杂味的仓储,则其所陈化出来的韵味,必然十足迷人。

来源:普洱杂志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上一页:梧州日报社带货六堡茶直播获超100万人次观看

下一页:普洱茶投资分析: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毛茶价格下跌为哪般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